以下文章將介紹
一、什麼是信用卡 3D 驗證?
3D 驗證是國際發卡組織 Visa、MasterCard、JCB 所推出的網路安全認證服務,讓顧客在使用信用卡消費的最後一步,必須輸入正確的驗證碼才能完成付款,以下為未啟用/啟用 3D 驗證的交易流程差異:
-
未啟用 3D 驗證
顧客輸入信用卡資訊(姓名、卡號、到期日、安全碼)並提交 > 發卡銀行確認資訊無誤,回傳授權成功 > 付款成功。
-
啟用 3D 驗證
顧客輸入信用卡資訊(姓名、卡號、到期日、安全碼)並提交 > 進入 3D 驗證畫面(如下圖)後,顧客可選擇接收動態驗證碼的簡訊,亦或者是輸入「於網銀預先設定」的靜態驗證碼 > 發卡銀行確認資訊及驗證碼無誤,回傳授權成功 > 付款成功。
若選擇手機接收驗證碼,簡訊會寄到持卡人申辦信用卡時所填寫的手機號碼,僅部分發卡銀行(例如:台新、華南銀行)會同步發一封 email 到當初申請信用卡時登記的電子信箱,下圖為 MasterCard 之 3D 驗證畫面示意圖:
二、啟用與未啟用信用卡 3D 驗證的比較
啟用 3D 驗證後,對店家來說,信用卡交易的訂單較能受到保障,但同時付款流程會多一道確認程序,詳細說明,可參考以下:
信用卡交易的保障
-
當持卡人遭遇信用卡盜刷、冒用時,可在交易發生後的 120 日內向發卡銀行提出交易無效,如發卡銀行接受申請,店家的收單銀行及金流機構(例如:SHOPLINE、台新、永豐、綠界科技等)會通知店家退回款項,
若商品已經發貨,店家可提出相關證明給金流組織,這稱之為「銀行端扣回爭議帳款 Chargeback 」。金流組織在審核責任歸屬時,會考慮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- 此筆交易當初是否有透過 3D 驗證的流程。 - 如有透過 3D 驗證,金流組織判定的結果通常會是交易有效,持卡人須支付款項。
- 如沒有透過 3D 驗證,金流組織判定的結果則傾向是店家得自行吸收這筆損失,須將款項退還給持卡人。
更多說明請詳閱:電商金流端扣回爭議帳款 ( Chargeback ) 必知重點!
付款流程程序增加
透過 3D 驗證的信用卡交易,持卡人須在最後一步於限定的時間內輸入正確的靜態或動態驗證碼,發卡銀行才會判斷是否回傳授權,但持卡人可能因以下原因而無法完成驗證:
-
持卡人當下因手機不在身邊、忘了繳電話費、訊號不佳、出國旅遊未開漫遊,因此無法接收動態驗證碼的簡訊。
-
簡訊僅會寄到持卡人申辦信用卡時所填寫的手機號碼,但現已更換手機號碼,因此無法接收動態驗證碼的簡訊,須請持卡人自行與發卡銀行聯繫更換。
-
持卡人因連續 3 次輸入錯誤的驗證碼,導致該信用卡的 3D 驗證機制被鎖上,因此無法完成付款,須請持卡人自行與發卡銀行聯繫,解鎖後才能繼續使用。
三、評估是否啟用 3D 驗證
若一間商店的信用卡付款方式有啟用 3D 驗證機制,除了對商店的信用卡交易較有保障,也可能因完成付款的困難度提高,而多少降低「非持卡人本人付款」的訂單產生。
目前台灣的金流單位皆預設啟用信用卡 3D 驗證機制,若有相關問題都可以直接請教金流單位。
四、支援啟用 3D 驗證的信用卡收單服務
下圖為目前 SHOPLINE 已完成串接,且台灣店家可申請使用的信用卡收單服務,可參考圖表的倒數第四列「支援 3D 驗證」:
(可點擊右鍵在新分頁中開啟圖片放大瀏覽)
-
SHOPLINE Payments 信用卡收單服務:
SHOPLINE Payments 的智慧風控系統採用動態 3D 認證,提高品牌轉換率及交易成功率,亦可申請預設開啟3D 驗證。
品牌可能會因為諸多原因,導致交易轉換率與成功率下降的情況,有鑑於此,SHOPLINE 所推出的 SHOPLINE Payments 正可以有效提升品牌轉換率,根據 SHOPLINE 團隊觀察某一服飾品牌,上線半年內啟用 SHOPLINE Payments,相較於其他管道業績成長近 50 萬,其中僅一筆千元的拒付交易發生。
能有如此成果,主要是因為 SHOPLINE Payments 的智慧風控系統,透過 AI 智慧監控每筆交易的安全性,自動判斷顧客的詐騙風險程度,同時可以針對可疑的交易採用動態 3D 認證,提高防詐騙效率,進而提升訂單交易的安全度,大幅降低品牌掉單率,整體轉換率也相較於其他競品高出約 5%,讓顧客交易安心又放心。
-
台新銀行的信用卡收單服務:
皆啟用 3D 驗證
-
永豐銀行的信用卡收單服務:
皆啟用 3D 驗證
-
綠界科技的信用卡收單服務:
綠界科技於 2022/6/9 10:00 起,國內外信用卡全面啟用交易 3D 驗證,意即當顧客使用信用卡進行交易, 一律會經過 3D 驗證流程。
延伸閱讀
- 綠界採用 3DS 2.0 交易授權機制,詳細請參考綠界官方說明:信用卡3DS 2.0 驗證介紹| 綠界科技ECPay
- 如使用綠界科技線上收單服務遇交易糾紛時,請於綠界科技官網參考相關規範:會員服務條款、綠界科技特約商店服務規範
評論